133 0641 9704
发布时间:2022.06.20 分类:行业动态 点击:次
以海富国、以海强国。6月的山东青岛即墨鳌山湾,草木初盛,碧波涌动,蓬勃如少年。紧邻海湾的1片现代化建筑,便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所在地,也是全国1个试点中的国家实验室。
海洋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 海洋国家实验室供图
向海而兴,开海而盛。进入21世纪,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提高。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雄伟目标下,2013年12月,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获科技部正式批准,2015年6月正式运行。运行两年来,海洋国家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重大关心,以5大战略任务和8大产业方向为核心,依托青岛、联动全国、面向世界,建设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获得了1系列阶段性成果。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说。
筑梦海洋强国,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国家实验室,不同于那些重点实验室或科研中心,它以国家任务为核心,更加宏观。它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也是自主创新技术的策源地,是1个全创新链的布局。海洋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栽毅对记者说,海洋国家实验室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透明海洋与国防安全、蓝色生命与生物质源安全、海底进程与能源矿产安全、深海与极地极端环境、健康海洋与生态安全5大战略任务,明确了深海仪器、海洋工程设备、海底矿产、深蓝渔业、蓝色药库、海洋大数据、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8大产业突破方向。
2016年底,海洋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正式启用,这是海洋领域超算之,运算速度到达每秒千万亿次。这1平台的启用不但可以满足透明海洋深海极地蓝色生命等大科学计划的实行,该平台还探索推出了海洋数据同享机制,面向全国同享海洋数据,改变了过去涉海资源碎片化的现状。
2016年11月,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深远海综合考察船东方红2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万米深海研究科考任务,弥补了多项海洋科研领域空白。
透明海洋计划,旨在发展1批海洋观测核心技术与重点仪器装备,改变海洋观测技术长时间受制于人的局面;问海计划,则是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等。吴立新表示,不论是透明海洋计划还是问海计划,爬坡中的中国海洋科研创新都正在经历从无到有,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
创新机制体制,管称为冲击吸收功理形散神不散
在管理体制上,海洋国家实验室采取理事会管理、学术委员会指点、主任委员会负责的3会组里面添加上该实验的1些相干信息织架构;青岛市设立海洋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及其党委,不定行政级别,探索试行自设岗位、自主招聘、自定薪酬的职员制管理;稳定支持建设运行经费,初步构成大平台、小法人的运行模式。王栽毅介绍说,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1起转。海洋国家实验室通过人员双聘制、知识产权共有等改革,构成了形散神不散做事不养闲人的创新机制。
科研人员实行双聘制,科学家在这里有科研经费,所获奖项可归属原单位、科研论文署名也是原单位,没有职级、职称等问题的困扰。王栽毅说,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产出成果为目标,海洋国家实验室构建了以功能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开放工作室为主体的科研体系,启动建设10个大型公共科研平台,会聚整合了相干学科优权势量,初步解决了创新资源重复、分散、封闭的问题。
享受人材补助每一年100万~120万元,科研补助经费300万~500万元,生活补助500万元。2016年4月,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了鳌隐士才引进计划,面向寻觅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材,并设立领军科学家、科学家、优秀青年学者、杰出工程师4个专项。2017年4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首席科学家蔡文炬受聘为首位鳌隐士才领军科学家。
吴立新表示,人材是创新的供给侧,要瞄准高精尖缺,构成衔接有序、梯次配套、公道散布的人材格局。据了解,目前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科研队伍已有2000人,计划未来5~10年具有5000人的研究队伍和重大科研平台,跻身海洋科研中心前3名。
协同创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合作
由于体制机制等问题,很多海洋科研活动偏碎片化,资源也是分割的,有时候乃至会出现两家单位在同1片海域进行科研活动的情况。王栽毅说,海洋国家实验室首先要打破科研碎片化格局磨擦常常会禁止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建立同享平台,变单打为团体,构成有益于海洋创新的科研生态环境。
以海洋科考为例,海洋国家实验室首先创新了海洋科考管理模式,兼顾了蛟龙号科学号向阳红01号等1批世界的海洋科考装置与船舶,建立了深远海大型科考船队与基础条件同享平台。不久前,海洋国家实验室还向全国的海洋类科学家发出约请,由实验室出资请科学家们登上蛟龙号进行自主性科研活动。
对内搭建平台的同时,海洋国家实验室还积极践行中国科技走出去的号令,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提高在世界海洋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5月22日,中澳海洋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市启用,这是我国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海洋强国设立的个科学研究中心。中澳科学家将联合展开南京大学洋和南极的观测与研究,并同享研究成果。
为打造国际的学术峰会,海洋国家实验室设立了鳌山论坛,2016年以来,前后召开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极地海洋生态、智慧海洋、海洋大数据等20次论坛。同时,海洋国家实验室还主导发起了2016海洋院所人论坛,该论坛被誉为海洋科技领域的G20峰会,为实行海上丝路等大科学计划、确立在海洋科技发展的核心肠位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年初,海洋国家实验室东区工程取得立项批复。潮平两岸阔,风正1帆悬,怀揣以海富国、以海强国的志薄云霄,海洋国家实验室1路披荆斩棘,驶向深蓝。
编辑点评
国家实验室,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也是自主创新技术的策源地,是1个全创新链的布局。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观测仪器设备,是海洋实验室不止的寻求目标。